在保险的大家族里,意外险是最平民化的一位成员。保费低、保额高,是它的特点,一般来说,综合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率是0.2%,意外医疗费用保险的费率是0.3%,也就是说,花200元可以买到10万元保额的综合意外伤害保险,花15元钱就能买到5000元保额的意外医疗费用保险。因为价格便宜,人们很容易接受它,但是到了发生事故的时候,也常常产生纠纷,到底什么是意外,要伤害到什么程度才能获得保险理赔呢?
保险合同告诉我们,“综合个人意外伤害险”的主要保险责任涉及意外伤残和意外身故赔付;而“意外伤害医疗险”通常为附加险,其主要保险责任涉及意外伤残中发生的医疗费用,但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对待。我们选择一些情节特殊的案例,请业内专家分析赔与不赔的原因,便于读者今后理性投保、有效理赔。
吴先生当初购买意外险,就是抱着买一份安心的想法,然而意外却真的降临。
一次夜归,吴先生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撞伤了右眼,当时眼周围有些淤青,并没有感到其他不舒服,也就没去医院。但是,两个月后,吴先生发现使用原来眼镜已经无法看清,又过了几个月,吴先生右眼失明,并经残疾检查后获得了残疾证。吴先生认为右眼失明主要是由碰撞引起的,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但保险公司作出了拒赔的决定。
点评:在保单的条款中,对“意外伤害”的定义是指在保单有效期内因突然发生任何外来的、不可预见的、违背被保险人意愿的事故,并于一定时期内以此为直接的、单独的原因,导致了死亡、肢体残缺或明显剧烈的身体伤害。而在认定是否是意外事故时,保险公司一般遵照了保险理赔的近因原则,也就是“直接的”、“单独的”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
吴先生走路时摔跤,可以界定为意外事故。但是,保险公司认为在吴先生的右眼失明事故发生前,吴先生就已经存在双眼近视的疾病,并且意外事故发生距视力出现明显变化已经有两个月时间,因此引起失明的诱因不确定,故保险公司无法予以理赔。
今年年初,张女士被自家养的狗咬了一口,她赶紧到卫生防疫站注射了专门的蛋白疫苗,花费800多元,并且事后医生建议她再进行一下检查以确保安全,花去了100多元。想到这次“狗咬”事件纯属意外事故,自己曾投保过“意外险”以及“附加意外医疗费用险”,于是张女士整理好了各种医疗费用单向保险公司进行理陪。保险公司承认张女士被狗咬是个意外,但是对于被狗咬而产生的医疗费用拒绝理赔。
点评:要理赔意外事故中的医疗费用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发生意外事故后,投保人所就诊的医院必须是保险公司规定的定点医院;二、由意外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属于医保的范围。在这个案例中,注射狂犬病疫苗是在卫生防疫站,所出具的发票为行政事业发票,因此卫生防疫站不属于定点医院。其次,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是属于自费范围,而非医保范围。因此她的理赔要求也遭到了保险公司的拒绝。
某个双休日,陈先生带着儿子来到了某滑冰场滑冰,在购买门票的同时也购买了游客意外伤害保险,其中包括最高人民币5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和最高1千元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由于儿子是第一次滑冰,穿着笨重的冰鞋刚踏进滑冰场,就摔了个措手不及。经过滑冰场内的临时医疗站诊断,陈先生的儿子左脚骨折,立即送到医院治疗。由于购买门票时支付了保险费,且陈先生儿子的医药费并未超过保额范围,因此滑冰场支付了所有的费用。陈先生考虑到自己以前还为儿子购买过一年期附加意外伤害医疗险,当时就复印了医药费单据,并且向保险公司索赔。但是,陈先生的理赔要求也遭到了保险公司的拒绝。
点评:首先陈先生的儿子是在保险公司的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同时医药费用也属于医保范围,那么陈先生的理赔要求为什么被拒绝了呢?“医疗费用险”是一种补偿险,而非赔偿性质,如果投保人发生意外后所涉及到的费用已经得到第三方的赔偿了,那么医疗险则不会进行额外的赔偿。在这个案例中,陈先生的儿子骨折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已由滑冰场进行了支付,那么陈先生就无权再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但如果医疗费用超过了保额的范围,即超过了1千元的意外伤害医疗险,那么没有得到补偿的部分,陈先生有权向保险公司理赔。
综上所述,投保意外险时,市民要特别注意免责条款。由于投保人不很熟悉保险条款,在投保时也没有被详细告知,导致了一些免责条款中包含的意外事故发生后,无法进行理赔。比如从事高风险运动项目的人如果在运动中意外伤残,则保险公司无法理赔,而如果仅仅是一项高风险的娱乐项目则可以申请赔偿。
理赔时效是第二个注意要点。投保人在遭遇意外事故到要求理赔之间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如果超过时限,即使符合意外伤害事故的条件,保险公司也是拒绝理赔的。
1、本网所有内容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北京普律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普律法律咨询",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律师 "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除注明"来源:xxx律师"的内容外,本网以下内容亦不可任意转载:
(1)本网所指向的非本网内容的相关链接内容;
(2)已作出不得转载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声明的内容;
(3)未由本网署名或本网引用、转载的他人作品等非本网版权内容;
(4)本网中特有的图形、标志、页面风格、编排方式、程序等;
(5)本网中必须具有特别授权或具有注册用户资格方可知晓的内容;
(6)其他法律不允许或本网认为不适合转载的内容。
3、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不得进行如下活动:
(1) 损害本网或他人利益;
(2)任何违法行为;
(3)任何可能破坏公秩良俗的行为;
(4)擅自同意他人继续转载、引用本网内容;
5、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注明“转自(或引自)普律法律咨询”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www.pulv.xyz。
6、转载或引用本网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7、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8、本网以“法定许可”方式使用作品,已与知识产权所有者签署合作协议并支付报酬。如有未尽事宜请相关权利人直接与本网媒体合作部联系,联系电话为:18310766123。
9、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